Friday, 27 November 2020

食品科學的秘密,餅乾、麵包為什麼能如此酥脆?

「咔滋,咔滋」,一口咬下香氣誘人的餅乾、麵包,清脆的聲響伴隨而來,這般口感總是讓人愛不釋手,但你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餅乾、麵包能夠如此酥脆呢?

糖、油賦予食品酥脆的特性

其實,「酥」和「脆」是兩種不同的口感,「酥」是酥鬆,像是菠蘿麵包的菠蘿皮,可以感覺到它的輕盈;「脆」則是脆硬,如同杏仁瓦片的質地,比較耐嚼。而影響酥脆質地的關鍵因素有兩個,分別是糖與油。

  • 糖:糖會提升成品脆度,然而蜂蜜、楓糖等液態糖會使麵團含水量升高,進而導致成品中心口感轉為鬆軟,如想保有整體的酥脆口感,建議選用固態的砂糖。
  • 油:油的含量越多,成品會越酥鬆,因此在傳統糕餅中,會使用豬油或奶油堆疊油酥皮,營造多層次的口感,像是太陽餅、菊花酥、蛋黃酥,都利用了這樣的手法。

在近年少糖、少油的健康浪潮之下,許多食譜調降了油與糖的比例,因此成品的味道和口感可能會稍有改變;反之,當餅乾或麵包越酥、越脆,可能就是添加越多的油與糖,讓人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,增加了身體的負擔。所以,下次在選擇餅乾與麵包的時候,不妨停下來思考看看,自己是不是誤入了油與糖的美味陷阱呢?


Source:
日期:2020/10/02
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

筆記✒️
餅乾、蛋糕都含有蠻高的糖份。外面的烘培大部分都是用比較經濟的白麵粉和精緻糖。

Friday, 13 November 2020

精食VS粗食

 何謂「精食」、「粗食」?


 「精食」指經過加工的精緻飲食,例如白米、白麵條、白饅頭、白麵包等去掉麩皮及胚芽的五穀雜糧,雖然口感好,但長期不利健康。

 「粗食」指未經加工處理的食物,保留食物的維生素、礦物質、植化素及纖維質等營養素,近年來粗食已是現代人的飲食新潮流。

「精食」吃了不好的5理由

  1. 精食經過加工處理,纖維質少,減弱腸胃蠕動、加速腸子老化,容易引發便秘、大腸癌。

  2. 精製食品缺乏人體所需要的營養,容易使身體的維生素、纖維質、礦物質、植化素、微量元素不足。

  3. 精食缺乏讓人飽足感的膳食纖維,長期吃這種食物會使細胞處於饑餓狀態,大腦不斷發出繼續進食的訊號,所以容易飲食過量,導致肥胖風險。

  4. 精食的加工食品添加過多防腐劑、殺菌劑等人工添加物,長期攝取容易造成肝、腎負擔。

  5. 精緻食物普遍存在多油、多糖及反式脂肪等問題,雖然享受口腹之慾,卻付出健康代價。

「粗食」吃了較健康的5理由

  1. 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,有助排便順暢,是預防便秘及大腸癌的健康飲食。

  2. 營養密度高,還含有豐富的纖維,可以避免血糖急速上升又急速下降,減少得糖尿病的機會。

  3. 粗食中的全穀類食物,含豐富可溶性纖維含,可降低血脂、降膽固醇,有助心血管健康。

  4. 吃粗食可以增加飽足感,減少熱量攝取;並且因為纖維質含量較多,能延緩血糖上升,比較不容易轉變成體脂肪;有助控制體重、預防肥胖。

  5. 粗食有助營養素的均衡攝取,改善因為日趨精緻化及飲食西化,普遍礦物質、維生素及膳食纖維不足的問題。

 但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粗食,因為過度粗食會影響人體的營養吸收,對容易營養不良的老人家及發育中的孩子來說,就不適合了。



「精食、粗食」如何健康吃

  1. 儘量吃保持原始狀態的食物

     少吃過度加工食物,原狀食物不但營養不流失,也減少健康危害,例如吃米飯比吃麵好、吃豬肉比吃肉鬆好、吃馬鈴薯比吃薯條好、吃未精製的紅糖比精緻的白糖好。原狀食物有:糙米飯、五穀飯、玉米、紫米、燕麥、蕎麥、南瓜、地瓜、山藥、芋頭、紅豆、綠豆、黃豆、黑豆、碗豆、扁豆、毛豆、花生、薏仁、蓮子、蓮藕、菱角、栗子、核桃、腰果、芝麻、松子等。

  2. 粗食與精食的健康比例4:6

     過多的粗食也不利健康,會影響人體的營養吸收,精食與粗食的進食比例,建議控制在4:6。


文章日期:2019/09/27